丰县中等专业学校“一训三风”解读
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,作为一把标尺,不但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,而且是其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,是学校的历史凝聚、现实浓缩和理想展示。
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的校训是“为融入社会走进来,为服务社会走出去”。校风是崇德、敬业、求实、勤奋;教风是严谨、善导、爱生、乐教;学风是勤学、善思、好问、 创新。
校训:为融入社会走进来,为服务社会走出去。
为融入社会走进来:我们培养的学生,长期生活在校园里,缺乏与社会的沟通交流,因此,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、思维能力和情感交流,通过工学交替、社会实践等,往往能够支撑学生走得很远,在社会上发展得很好。
为服务社会走出去:职业教育发展,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。因此,培养一大批学历层次较高、技术能力较强的生产、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服务,是我们办学的目标。
校风:崇德、敬业、求实、勤奋
崇德:即主张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,这是为人之本。把它列于首位,体现了“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”的办学指导思想。
敬业:“敬”字在中国文化中有很高的位置,“业”指各人所从事的职业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、特质和地位。敬业,就是通过专心于职业而实现全体教职员工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求实:强调实事求是、严谨治学、不唯上、不唯书、只唯实的科学态度。实事求是,有实干精神,积极参加实训、实习和社会实践,做有真才实学的人。
勤奋:学会学习,自觉地学,勤奋地学,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,形成良好风气。
教风:严谨、善导、爱生、乐教
严谨:是指严谨治学,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。“博弈之道,贵乎严谨”。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,教师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,从而有目的性、针对性地传授知识,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善导: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,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,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、进步的关键。要坚持因材施教,对学生要循循善诱。
爱生:教师应坚持宽容仁慈的疼爱,执着坚持的关爱,严厉肃穆的真爱。
乐教: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,只有“乐”,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源泉,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,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,全面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。
学风:勤学、善思、好问、 创新
勤学:让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,都是从勤学中得来的。“业精于勤”,勤奋是学校、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。
善思:孔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思考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,作为学生,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好问:学习上,生活上等问题应该不懂就问,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,向能者为师,自己才能更多获得知识。
创新:学会反思,进步不自满,落后不自卑,挫折不自弃,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,及时纠正偏差和错误,做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的学生。
“一训三风”体现了丰县中等专业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硕的办学成果,是学校品牌和形象、精神和灵魂,必将以强劲的精神力量延伸和发展学校的办学传统,引领学校在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之路上,不断攀登新的高峰。